22年的征途,富通集团经历了风雨,也获得了荣耀。作为中国光通信产业自主创新的坚定实践者,无论身处产业的疾风骤雨还是明媚阳光之下,我们始终以脚踏实地,务实稳健的专注精神逐鹿产业、技术前沿,承担着国家、产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。
毫无疑问,富通集团是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,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典型实践者和受益者。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于富通而言,不仅是恩泽之源,更是动力之源。产业升级、技术突围、产品创新……富通积极践行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清晰道路,从而实现了企业的全面、协调和可持续。正因如此,我们一直带着一种感恩的心态面对党和政府,面对行业,面对社会,这种感激也正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整装待发的第一推动力。同时,我们确立了以“责任”为核心的理念和文化,关爱员工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。就企业而言,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不是一种“应景”,而应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做实。不惟如此,科学发展观还更应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现实生产力。我们的干部可以说是企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主体和表率。富通应在学习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过程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和理解,争做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模范。
路线确定之后,干部就是决定因素。应该说,多年来,我们在干部的选拔、任职和考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、有效的探索,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,依靠这支干部队伍所凝聚起来的组织力量,铸就了富通大厦坚实的基础平台。
何谓“干部”?在一个组织、团队或企业中,干部是管理者,更是牵引者,担当着引领大家去完成组织目标的任务和使命。
产业大势、市场竞争力以及社会价值体系的演变,正对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干部的品德和素养,决定着整个组织和团队的方向、价值观。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,我们奉行宁缺勿滥的准则,重视以品德、素养、专业为核心的干部队伍体系建设导向,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妄自尊大、营私舞弊、欺下瞒上、哗众取宠和浮躁之风,这些都应成为我们在评价和选拔干部时的先决否定条件,在现实中存在的这些不良现象也必须引起我们干部队伍的重视,防微而杜渐。
我们要求,以身先垂范和务实精神构筑起富通基业的坚实堤坝,这也是我们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涵。干部队伍必须做到以身作则、脚踏实地和严于律己,其身不正,又何以服人?以身作则、脚踏实地、恪尽职守,尽责、尽力、尽心,充分发挥干部队伍生生不息的牵引力。尽责,是职责履行所在,这是立足的根本;尽力,意即身体力行,充分挖掘和贡献我们的才智;尽心,则是带着一种对企业和企业价值观的理解、认同开展工作。“尽责、尽力、尽心”,对上,是对企业的忠诚和敬业;对下,则表现为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,帮助其理解组织意图和期望。同时,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、互为补充,也只有将尽责、尽力和尽心有机地结合起来,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人力资源的溢出效应,更好地缔造组织价值。
“永续经营、永续发展”,这是我们全体富通人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。在向这个目标行进的过程中,我们没有任何稀缺资源,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现成经验,更没有垄断的权力,唯一依凭的就是技术创新以及由此确立的相对技术垄断。企业的永续发展,要求我们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,强化干部队伍的执行能力。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执行来支撑,因此,我们期望,基于品德、素养和专业的培养,打造干部队伍全面、系统的执行能力,进而提升组织竞争力,这才是我们人力资源建设和增值的根本,也才是我们富通未来的信心和希望所在。为适应未来的发展,集团开始推行的人力资源结构性调整战略,旨在建立一支率先垂范、脚踏实地并勇于担当和执行,具有团队精神的干部队伍。当然,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绝非一蹴而就。
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,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,也是交纳税收、承担就业、技术进步和繁荣经济的重要载体。因此,不分心、不动摇,脚踏实地地搞制造,坚持在光通信领域的发展这条成长之路,也注定充满了坎坷与荆棘,选择了这条道路的我们也注定艰辛而劳碌,但也更具经济价值、社会价值、国家价值、民族价值乃至人类价值。
在新的形势下,重新审视和提炼我们真正需要的精神实质,这是我们的必须。去年以来,国家拉动内需、信息化网络建设等赋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。由此,集团决策层提出了“把握机遇、审慎经营”的战略要求,以期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全面把握行业、国家赋予我们的机遇。可以预见的是,行业未来的竞争态势将趋向和偏重于以自主创新能力、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企业综合素质为焦点的竞争。
富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,是全体富通人的福祉和保障所在。在这样的关键时期,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骄奢和懈怠,特别是我们的各级干部队伍更应以身作则、脚踏实地地带头接受组织和富通人的考验,承担起凝聚员工、推动企业发展的重任。
全体富通的干部和员工们,能阻挡我们前行脚步的,唯有我们自身;缔造富通人的光荣与梦想,也唯有靠我们自身。